首頁/中藥單方/棉花棉花MIAN HUA
性味:溫, 甘歸經:心經, 肝經寒熱指數:28英文名稱: Cotton
別名:棉花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草棉、陸地錦、海島棉及樹棉種子上的棉毛。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曬乾。道地藥材:甘肅, 新疆, 雲南, 四川, 海南, 廣東, 廣西, 印度生長環境:河流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最後更新日:2023-10-01
棉花的傳統功效1. 清熱解毒棉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引起的癰腫、瘡癤、咽喉腫痛等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棉花中含有棉酚、棉花素、棉花酸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鎮痛的作用,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細菌的生長繁殖,並能降低組織炎症反應,減輕腫痛症狀。此外,棉花還能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
2. 止咳棉花具有止咳的功效,主要作用於肺熱咳嗽、百日咳等症狀。其止咳機制可能與棉花中所含的某些成分有關。例如,棉花中含有棉酚,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能有助於緩解咳嗽。此外,棉花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以潤肺止咳,保護呼吸道黏膜。在使用棉花止咳時,可以將棉花浸泡在水中,然後煮沸,取汁服用。也可以將棉花曬乾,研成粉末,加入蜂蜜或溫水中服用。
3. 止血棉花的止血功能主要歸因於其吸水性和凝血作用。棉花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以吸收血液中的水分,使血液凝固。同時,棉花中含有的酚類物質和鞣質也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凝固,減少出血量。棉花止血功能強大,適用於各種出血性疾病。
顯示棉花的古代典籍《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對於棉花的描述與應用如下:
在《本草綱目》這本中醫古籍中,棉花被記載有治療特殊病症的功能。具體來說,棉花能用於處理兩種情況:一是女性月經期間出血過多的情況,即所謂的「血崩」;二是外傷導致的傷口,如刀劍割傷或跌打損傷,這類傷口在古代被稱為「金瘡」。
總結來說,《本草綱目》中的棉花條目,強調了其在止血、治傷上的潛在價值,尤其是經過燒灰處理後的應用。這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對自然資源的深入認識及對傳統醫學的豐富經驗。棉花的現代功效1. 抗發炎棉花中的棉酚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有助於減少體內炎症。研究表明,棉酚可以抑制炎症細胞因子的產生,減輕炎症反應。另外,棉花中的多酚類化合物也有助於抗炎,這些化合物可以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損傷,從而減輕炎症。
棉花的運用方法與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5-9g。外用:適量,燒研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注意事項
棉花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棉花有收斂作用,長期使用可引起便祕。
棉花不宜與其他收斂藥物同用。
棉花可治療的相關疾病胃腸出血吐血大便出血損傷癤癰百日咳咳嗽棉花含有的化學成分纖維素(Cellulose), 蠟(Wax), 脂肪(Fat), 細胞內容物(Cell contents), 組胺(Histamine), 組胺(Histamine)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討論留言載入中...